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中小學生午休課桌椅新國標來啦!近日,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發布《中小學生午休課桌椅通用技術要求》(GB/T 46016—2025)國家標準,將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實施。該標準根據學生身體發育特點,從設計、生產、檢驗、使用全流程作出規定,讓午休課桌椅更舒適、安全、耐用。
新標準針對不同年齡段的身高作出規定,小學課桌高度在455毫米到730毫米之間,中學則在565毫米到790毫米之間。午休時,椅子能展開成躺姿,靠背角度可放倒至135度以上,讓孩子們的身體得以舒展,雙腿不再蜷縮。此外,新國標在材料安全性、耐用性、結構強度等方面也有全面而細致的規定,旨在讓孩子們的午休從“趴著睡”變為“躺著睡”。
這些嚴格數據的背后,是對現實需求的精準回應,是國家關懷的具象化表達。一直以來,中小學生“午休難”是實際存在的現狀,以往課桌椅生產缺乏統一標準,部分產品存在尺寸不合理、材質不環保、安全性能不足等問題,既無法滿足學生日常學習需求,更難以承載午休功能。不少中小學生只能趴在課桌上午休,長此以往,對于正處于骨骼快速生長期的中小學生而言,不利于脊柱發育,也會因為午休質量不佳影響下午的學習效率。隨著全社會對孩子身心健康的關注度日益提升,“校園午休條件改善”成為當下熱議的民生話題,越來越多人正在形成共識:中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,充足且高質量的午休不僅是健康需求,更是學習效率的重要支撐。新國標的發布正是對公眾訴求的及時回應,體現了政策制定的民生導向。
更深層次看,課桌椅新國標的背后,折射出教育理念的重大進步。新國標通過科學設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午休條件,本質上是對“學生主體地位”的尊重。長期以來,教育革新往往聚焦于課程改革、師資建設等宏觀層面,而課桌椅、午休等這些“關鍵小事”容易被忽視。此次標準的出臺,將教育溫度融入校園生活的細微之處,讓“健康成長”不再是抽象口號,而是可觸摸、可感知的具體保障,也讓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”落到實處。教育的進步,不僅體現在升學率的提升、名校數量的增加,更體現在對每個孩子身體需求、成長規律的尊重與呵護。正如人民網發文所述:“民生關懷并非總是宏大的敘事,而是體現在一個個具體的‘人文關懷’的細節中。”
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午睡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這一國家標準的發布,猶如一縷暖陽照進中小學教育的日常細節,以科學嚴謹的設計回應了千萬家庭對孩子校園生活的關切,彰顯出教育的溫度。好政策關鍵在落實,期待2026年標準正式實施后,各地能夠加強監管,讓“躺平”式午休的幸福惠及每一名中小學生,用這張“躺平”的課桌托起孩子“充實”的午睡質量。(顏霏)
關鍵詞: 最新資訊